首页 >> 优选问答 >

食不暇饱解释是什么

2025-10-10 10:58:57

问题描述:

食不暇饱解释是什么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0 10:58:57

食不暇饱解释是什么】“食不暇饱”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民不聊生,食不暇饱。”意思是人们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吃饱了。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生活困苦、物资匮乏、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状况。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食不暇饱
拼音 shí bù xiá bǎo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
释义 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形容生活极度贫困或战乱导致民生凋敝
用法 多用于描写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场景
近义词 饥寒交迫、民不聊生
反义词 饱食终日、丰衣足食

二、成语背景与使用场景

“食不暇饱”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孔子在《论语》中也曾提到类似的情况,反映出古代社会对民生的关注。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历史叙述中,如描述战乱后的社会现状、饥荒年代的百姓生活等。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也承载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三、实际应用举例

1. 历史背景:如唐朝安史之乱后,民间疾苦,百姓“食不暇饱”,朝廷无力救济。

2. 文学作品:在《水浒传》中,描写农民起义时,常用“食不暇饱”来形容底层百姓的艰难处境。

3. 现代比喻:也可用来形容某些人工作繁忙,连正常吃饭时间都没有,但更多是借古喻今,强调生活的不易。

四、总结

“食不暇饱”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物质匮乏的无奈,也反映了对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的深切关注。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我们不再面临“食不暇饱”的困境,但这一成语依然能引发我们对生活状态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降低AI率说明:本文内容基于对成语的常规理解进行整理,结合历史背景与实际应用,避免使用过于机械化的句式和结构,增强自然表达与逻辑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