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恭毕敬的解释是什么】“毕恭毕敬”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他人非常恭敬、谦逊的态度。下面将从含义、出处、用法以及相关词语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含义总结
“毕恭毕敬”形容人态度非常恭敬、诚恳,通常用于对长辈、上级或尊贵人物的尊重表现。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恭敬”的程度极高,甚至到了近乎拘谨的地步。
二、详细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毕恭毕敬 |
拼音 | bì gōng bì jìng |
释义 | 形容非常恭敬、谦逊的态度,多用于对长辈或上级的尊敬。 |
出处 | 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日月方奥,不得其志。……”后世引申为“毕恭毕敬”。 |
近义词 | 谨慎恭敬、肃然起敬、恭敬有加 |
反义词 | 傲慢无礼、轻慢不敬、目中无人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某人的极度尊敬。 |
例句 | 他对老师毕恭毕敬,从不敢有丝毫怠慢。 |
三、使用场景
“毕恭毕敬”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 对长辈或上级说话时,表现出极高的尊重。
- 在正式场合或礼仪活动中,表现出礼貌和谦逊。
- 描述一个人性格内敛、守规矩,对权威人士特别恭敬。
四、注意事项
虽然“毕恭毕敬”是褒义词,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带有轻微的贬义,比如形容人过于拘谨、缺乏自信,显得不够自然。
五、总结
“毕恭毕敬”是一个表达高度恭敬的成语,适用于正式或尊重的场合。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之情。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