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窍冒火的基础解释是什么】“七窍冒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非常愤怒、恼火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度愤怒时的情绪表现,带有强烈的夸张色彩。
一、基础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七窍冒火 |
拼音 | qī qiào mào huǒ |
含义 | 形容人非常愤怒、生气到极点 |
出处 | 不见于古代经典文献,为现代常用俗语 |
用法 | 多用于口语或文学作品中,表示情绪激烈 |
近义词 | 怒火中烧、气急败坏、怒不可遏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心如止水 |
二、详细解释
“七窍”指的是人的七个孔窍:双眼、双耳、鼻孔、口。在传统中医和文化中,“七窍”被认为是人体感知外界的重要部位。当人处于极度愤怒时,这些感官似乎都受到了强烈的影响,仿佛“冒火”一般,因此用“七窍冒火”来形容这种状态。
虽然“七窍冒火”并非出自古籍,但在现代汉语中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尤其在描述情绪激动、愤怒失控时非常贴切。
三、使用示例
- 他因为被老板批评,七窍冒火,当场就摔门而出。
- 她听到那个消息后,七窍冒火,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四、结语
“七窍冒火”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在极度愤怒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它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也让人们在表达情绪时更加生动自然。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