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而肥是什么意思】“食言而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不算数、违背承诺,事后却因为自己的失信行为而获得好处或利益。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批评意味,通常用于指责那些不守信用的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食言而肥 |
拼音 | shí yán ér féi |
出处 |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今子食言,而谓吾为贪,何也?” |
释义 | 说话不算数,事后却因失信而获得好处。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不守信用的行为。 |
近义词 | 背信弃义、言而无信 |
反义词 | 一诺千金、言出必行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食言而肥”最早出自《左传》,原意是说某人违背了自己说过的话(即“食言”),反而因此获得了好处(“肥”),暗含讽刺之意。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的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在承诺之后又反悔,并且从中获利的人。
三、现实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食言而肥”常常出现在以下情境中:
- 商业合作中:一方未履行合同或口头承诺,却依然获取了利益。
- 人际关系中:朋友之间许下承诺却未能实现,还试图为自己开脱。
- 政治领域:官员或领导人在政策上反复无常,最终却获得了权力或支持。
四、总结
“食言而肥”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失信行为的道德谴责。它提醒人们,言行一致、信守承诺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之一。一旦失信,不仅会失去他人的信任,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后果。
总结要点 | 内容 |
含义 | 说话不算数,事后却得利 |
批评对象 | 不守信用的人 |
使用场合 | 批评、讽刺、教育等 |
核心价值 |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
通过了解“食言而肥”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诚信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避免成为“食言而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