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陶侃惜谷原文及译文

2025-10-28 03:26:41

问题描述:

陶侃惜谷原文及译文!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8 03:26:41

陶侃惜谷原文及译文】《陶侃惜谷》是出自《晋书·陶侃传》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东晋名将陶侃在担任荆州刺史期间,对粮食的珍惜与节俭态度,体现了他为官清廉、体恤百姓的高尚品德。该故事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一、原文内容

> 侃性聪敏,有大略,勤于吏职,常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为训。尝游于市,见人执一束稻,问之,曰:“此吾所种。”侃曰:“汝能自耕,何不食其谷?”曰:“吾已食矣。”侃曰:“然则汝何取此?”曰:“欲以饲鸡。”侃怒曰:“谷者,民之命也,岂可弃之以饲鸡乎?”遂命左右取而焚之。由是士庶感悦,咸称其贤。

二、译文内容

陶侃性格聪明且有远见,做事勤奋,常常以“百姓的生存依靠勤劳,勤劳就不会匮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有一次,他在市场上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束稻子,便问他:“这是你种的吗?”那人回答:“是的。”陶侃又问:“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吃这稻子呢?”那人说:“我已经吃了。”陶侃又问:“那你还拿这稻子做什么?”那人说:“我想拿去喂鸡。”陶侃听了非常生气,说:“稻谷是百姓的命根子,怎么能浪费来喂鸡呢?”于是命令手下把稻子拿去烧掉。从此以后,百姓和士人都非常敬佩他,称赞他的贤德。

三、总结与分析

项目 内容
故事出处 《晋书·陶侃传》
主题思想 节俭、爱民、尊重粮食
人物形象 陶侃:勤政、廉洁、关心民生
故事核心 粮食是百姓的命根子,不可浪费
教育意义 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强调官员应以身作则
历史背景 东晋时期,社会动荡,粮食尤为珍贵

四、启示与现实意义

《陶侃惜谷》虽然是一则古代故事,但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粮食来之不易,应当珍惜资源,杜绝浪费。同时,也展现了领导者应有的责任感和道德操守——只有真正关心百姓疾苦,才能赢得民心。

在现代社会,面对资源日益紧张的问题,这种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应该以陶侃为榜样,做到勤俭节约、廉洁奉公,共同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