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鲋得水词语解释是什么】“涸鲋得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大宗师》。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在极度困境中得到及时帮助或转机的情景,常用来比喻人在危难时刻获得援助或希望。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 涸鲋得水 |
出处 | 《庄子·大宗师》 |
本义 | 涸泽中的鱼(涸鲋)得到水(得水),比喻在绝境中获得生机或帮助 |
引申义 | 在困难中得到援助、转机或希望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濒临失败或死亡的边缘,突然获得支持或机会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积极,带有希望和转折意味 |
同义词 | 转危为安、绝处逢生 |
反义词 | 无路可走、雪上加霜 |
二、详细解释
“涸鲋得水”字面意思是:“干涸的池塘里的鱼得到了水。”这源于一个寓言故事:一条鱼被困在干涸的池塘中,眼看就要死去,但突然有一场雨落下,水重新回到池塘中,鱼因此得以存活。
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自然界的生存与希望,也象征着人在人生低谷时,因某种契机而重获生机。它强调的是“转机”与“救助”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偶然性。
三、使用示例
1. 他公司濒临破产,却意外获得一笔投资,真可谓涸鲋得水。
2. 这次考试失利后,她努力复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真是涸鲋得水。
四、文化背景
该成语源自《庄子》,反映了道家思想中对自然规律和生命状态的深刻理解。庄子善于用寓言来说明哲理,“涸鲋得水”正是通过一个简单的自然现象,传达出关于生命、希望与机遇的思考。
五、结语
“涸鲋得水”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许就隐藏着光明的曙光。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应放弃希望,因为转机往往就在不远处。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