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为什么叫国榷

2025-09-29 18:14:18

问题描述:

为什么叫国榷,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18:14:18

为什么叫国榷】《国榷》是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所撰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全书共104卷,记载了从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到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历史。这部书因其详实的史料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国榷”这一书名却让许多人感到疑惑:为何取此名?本文将对“国榷”的含义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

“国榷”二字,字面意思是“国家的重要事务”或“国家的大事”。但其具体含义,还需结合作者谈迁的创作背景与思想来理解。

1. “国”字:指国家、朝廷,代表整个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等重大事件。

2. “榷”字:原意为“专卖”或“专营”,引申为“掌握”、“控制”或“重点”。在古代文献中,“榷”常用于表示对国家大政的掌控或记录。

因此,“国榷”可以理解为“对国家大事的记录”或“对国家重要事务的整理”。谈迁撰写此书的目的,正是为了系统地整理和保存明朝的兴衰史,尤其是对明朝灭亡原因的深入探讨。

此外,谈迁在书中不仅注重史实的准确性,还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这使得《国榷》不仅是历史资料的汇编,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史书。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说明
书名 国榷
作者 谈迁(明末清初史学家)
成书时间 明末清初,历经多年完成
记载范围 元至正十一年(1351)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
书名含义 “国”指国家,“榷”有“掌握”“记录”之意,合起来为“国家大事的记录”
写作目的 系统整理明朝历史,尤其是对其灭亡原因的分析
历史价值 史料详实,思想深刻,是研究明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创作背景 谈迁目睹明朝灭亡,痛感史书失真,决心重修一部真实可信的明史

三、结语

《国榷》之所以取名“国榷”,既是对国家大事的记录,也是对历史责任的承担。谈迁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为中国史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无论是从学术角度还是思想深度来看,《国榷》都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历史著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