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击楫中流解释】“击楫中流”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关键时刻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蕴含着深刻的励志意义。
一、成语来源
“击楫中流”出自《晋书·祖逖传》。故事讲的是东晋时期的名将祖逖,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立志收复中原。一次,他与好友刘琨一同乘船北渡长江,船行至江心,祖逖拍打船桨,立下誓言:“我若不能恢复中原,誓不南渡!”从此,“击楫中流”便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不畏艰难的象征。
二、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击 | 拍打、击打 |
楫 | 船桨 |
中流 | 江河的中央,比喻关键时刻或核心位置 |
整体意思 | 在关键时刻奋起努力,勇于担当 |
三、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描述人或行为在关键时期表现出的决心和勇气。
- 多用于书面语:常见于文章、演讲、诗词等正式场合。
例句:
- 他在公司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真正做到了“击楫中流”。
- 祖逖“击楫中流”的精神,激励了无数后人。
四、成语寓意
“击楫中流”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强调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力,敢于迎难而上。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不退缩、不放弃。
五、总结
“击楫中流”源于东晋名将祖逖的英勇事迹,象征着在关键时刻奋发图强、勇担重任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激励。通过理解这一成语,我们能更好地领悟到坚持与担当的重要性。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击楫中流 |
出处 | 《晋书·祖逖传》 |
含义 | 在关键时刻奋发图强、勇往直前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宾语 |
寓意 | 坚持、担当、勇气 |
现代意义 | 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积极进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