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旦夕是什么意思】“危在旦夕”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非常紧急,危险就在眼前,随时可能发生严重后果。这个成语强调了局势的紧迫性和危险性,多用于描述危机、灾难或重大变故即将发生的情境。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危在旦夕 |
拼音 | wēi zài dàn xī |
出处 | 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后世引申为“危在旦夕”。 |
含义 |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情况非常紧急,可能随时发生严重后果。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形势紧张、危机迫近。 |
近义词 | 火烧眉毛、迫在眉睫、千钧一发 |
反义词 | 安然无恙、安然无事、风平浪静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灾难发生前 | “洪水即将来袭,村庄危在旦夕。” |
企业危机 | “公司资金链断裂,正处于危在旦夕的境地。” |
个人安全 | “他误入危险区域,情况危在旦夕。” |
国家局势 | “战乱地区人民生活危在旦夕,急需援助。” |
三、常见误区
- 误用对象:不能用于描述轻微问题或不紧急的情况。
- ❌ 错误示例:“今天作业太多,我危在旦夕。”
- ✅ 正确示例:“病情恶化,病人已危在旦夕。”
- 语气不当:该成语带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严肃性,不适合用于轻松或日常对话中。
四、总结
“危在旦夕”是一个表达紧急危险的成语,适用于描述形势极为严峻、风险极高的情境。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确保符合实际情境,避免误用。通过正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当前所面临的紧迫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