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飞渡江洒江郊什么意思】2. 原标题“茅飞渡江洒江郊”什么意思:
“茅飞渡江洒江郊”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句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句话描绘了秋风吹起茅草,飞过江面,洒落在江边的景象。
下面是对这句诗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原文解析
- “茅飞”:指被风吹起的茅草。
- “渡江”:飞越江水。
- “洒江郊”:散落在江边的田野或岸边。
整句诗通过描写秋风中茅草飞舞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也反映出诗人当时生活困苦、居所简陋的现实。
二、诗句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他因战乱流离失所,生活贫困。在成都草堂居住时,一场秋风掀翻屋顶,茅草四处飘散,诗人面对此景,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三、诗句意义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词义 | 茅草被风吹起,越过江水,洒落在江边 |
意象 | 秋风、茅草、江水、江郊,构成一幅萧瑟画面 |
情感 | 表达诗人对生活艰难的无奈与感慨 |
环境 | 描绘出一个风雨交加、生活困顿的自然环境 |
四、诗歌主题延伸
虽然“茅飞渡江洒江郊”只是诗中一句描写自然景象的句子,但它为后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做了铺垫,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五、总结
“茅飞渡江洒江郊”是一句描绘秋风中茅草飞舞、洒落江边的诗句,虽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刻体悟,也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
如需进一步分析杜甫的其他诗句或作品风格,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