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月份的别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月份都有其独特的别称或雅称,这些名称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时间的感知,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自然意象。这些别称多来源于农历、节气、农事活动、季节变化以及诗词歌赋中的描写。以下是对各月份别称的总结与整理。
各月份的别称总结
1. 一月:孟春、端月、初春、正月
一月是春季的第一个月,被称为“孟春”,意为春季之初。同时,因是岁首,故又称为“正月”或“端月”。
2. 二月:仲春、杏月、花朝月
二月是春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春”。由于此时花开繁盛,尤其是杏花盛开,因此又有“杏月”之称;另外,二月十五为“花朝节”,故也称“花朝月”。
3. 三月:季春、桃月、暮春
三月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称为“季春”。此时桃花盛开,故有“桃月”之名;又因春天将尽,亦称“暮春”。
4. 四月:孟夏、槐月、麦月
四月是夏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夏”。此时槐花盛开,故有“槐月”之称;同时正值小麦成熟之际,也有“麦月”之说。
5.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
五月是夏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夏”。此月石榴花开,故有“榴月”之称;又因端午节在五月初五,民间常用蒲叶辟邪,故又称“蒲月”。
6. 六月:季夏、荷月、伏月
六月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称为“季夏”。此时荷花盛开,故有“荷月”之称;同时正值三伏天,故也称“伏月”。
7. 七月:孟秋、兰月、巧月
七月是秋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秋”。此月兰草盛开,故有“兰月”之称;又因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在七月初七,故亦称“巧月”。
8. 八月:仲秋、桂月、中秋月
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此时桂花飘香,故有“桂月”之称;又因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故也称“中秋月”。
9. 九月:季秋、菊月、霜月
九月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月,称为“季秋”。菊花盛开于此时,故有“菊月”之称;又因天气转凉,常有霜降,故亦称“霜月”。
10. 十月:孟冬、阳月、小阳春
十月是冬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冬”。此时天气尚暖,有“小阳春”之称;又因属阳气较盛之时,故称“阳月”。
11. 十一月:仲冬、畅月、龙潜月
十一月是冬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冬”。此月寒冷,万物沉寂,故有“畅月”、“龙潜月”之称。
12. 十二月:季冬、腊月、冰月
十二月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称为“季冬”。因是年终,故称“腊月”;又因天气严寒,冰雪封地,故亦称“冰月”。
各月份别称对照表
月份 | 别称 | 简要说明 |
一月 | 孟春、端月、正月 | 春季初始,岁首之月 |
二月 | 仲春、杏月、花朝月 | 春分前后,花木繁盛 |
三月 | 季春、桃月、暮春 | 春末时节,桃花盛开 |
四月 | 孟夏、槐月、麦月 | 夏始之时,槐花开放 |
五月 | 仲夏、榴月、蒲月 | 夏至前后,石榴花开 |
六月 | 季夏、荷月、伏月 | 夏末时节,荷花盛开 |
七月 | 孟秋、兰月、巧月 | 秋初之时,七夕佳节 |
八月 | 仲秋、桂月、中秋月 | 秋分前后,桂花飘香 |
九月 | 季秋、菊月、霜月 | 秋末时节,菊花盛开 |
十月 | 孟冬、阳月、小阳春 | 冬始之时,气候尚暖 |
十一月 | 仲冬、畅月、龙潜月 | 冬深之时,万物沉寂 |
十二月 | 季冬、腊月、冰月 | 年终之月,寒冬来临 |
通过了解这些月份的别称,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时间的细腻观察,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时间观念与自然情感。这些名称虽已不常用,但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韵味,值得我们去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