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趋尺步的意思】“绳趋尺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行为谨慎、举止规矩,严格按照礼仪或规则行事。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士人行为的规范要求,强调在言行上要遵循礼法,不可逾越。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绳趋尺步 |
拼音 | shéng qū chǐ bù |
出处 | 出自《礼记·曲礼》:“君子慎始,……绳趋尺步。” |
含义 | 形容人行为恭敬、守规矩,按照礼法行事,不敢越雷池一步。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的行为严谨、合乎礼仪。 |
近义词 | 谨言慎行、循规蹈矩 |
反义词 | 放纵不羁、我行我素 |
二、成语背景与使用场景
“绳趋尺步”最早出现在古代儒家经典中,用来描述士人应当具备的修养和风范。古人非常重视礼仪,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规范,不能随意而为。因此,“绳趋尺步”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对道德修养的一种体现。
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虽然不常被直接使用,但在文学作品、历史研究或正式场合中仍可见其身影,用来强调一种严谨、自律的态度。
三、总结
“绳趋尺步”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强调了行为的规范性和礼仪的重要性。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个体行为的严格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礼”的高度重视。在当今社会,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但这种对规则和秩序的尊重,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相关文化内容,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