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腕什么意思】“扼腕”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动作或心理状态。它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还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情感表达。以下是对“扼腕”一词的详细解释。
一、
“扼腕”原意是指用手握住手腕,常用来形容人因愤怒、惋惜、遗憾或激动而做出的动作。在古代文学中,“扼腕”多用于表达对历史事件、人物命运或自身遭遇的感慨与无奈。现代语境中,该词也常用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如惋惜、愤怒或痛心。
“扼腕”不仅是一个动作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常见于诗词、小说和散文中,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感染力。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扼腕 |
拼音 | è wàn |
基本含义 | 原指用手握住手腕,引申为因愤怒、惋惜、激动等情绪而做出的动作 |
情感色彩 | 感叹、惋惜、愤怒、痛心等强烈情感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历史叙述、个人感慨等 |
常见用法 | “扼腕叹息”、“扼腕长叹”、“扼腕痛惜” |
出处 | 多见于古文、诗词、史书等,如《史记》《汉书》等 |
现代用法 | 表达对某事的不满、遗憾或悲痛情绪 |
近义词 | 叹息、痛心、惋惜、悔恨 |
反义词 | 欣喜、高兴、满足 |
三、延伸理解
“扼腕”在古代常被用来表现英雄人物的悲壮情怀,例如在面对不公、失败或悲剧时,英雄人物常常会“扼腕长叹”,表达内心的不甘与无奈。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动。
在现代语境中,“扼腕”虽然不再常用作动作描写,但其作为情感表达的象征意义依然存在,尤其在一些文艺作品或正式文章中,仍能见到它的身影。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扼腕”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于人生、历史和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