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求全责备的意思】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成语是表达丰富含义的重要工具。其中,“求全责备”是一个常被误用的成语,许多人将其理解为“严格要求”,但其实际含义却有所不同。本文将对“成语‘求全责备’的意思”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含义、出处、用法及常见误区。
一、成语释义
求全责备:指对人或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甚至苛刻地挑剔细节。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批评意味,强调的是对他人或事物的过度挑剔与不合理的苛求。
- 关键词:苛求、挑剔、完美主义
- 感情色彩:贬义
- 使用场合:多用于批评他人的不合理要求或对事情过于严苛的态度
二、成语出处
“求全责备”出自《战国策·齐策》:
> “夫以人之性,求全责备于一人,则天下无可用之人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总是希望别人做到完美无缺,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任用的人了。
三、成语用法
1. 主语:通常是“某人”、“领导”、“家长”等。
2. 结构:动宾结构,常作谓语或定语。
3. 搭配:常与“苛求”、“吹毛求疵”等词搭配使用。
例句:
- 老师对学生要求太严,简直是在“求全责备”。
- 这种“求全责备”的态度,只会让团队失去信心。
四、常见误解
误解 | 正确理解 |
认为“求全责备”是褒义词 | 实际上是贬义词,表示苛刻、不近人情 |
理解为“严格要求” | 实际上是“过分挑剔”或“找茬” |
用于表扬他人 | 多用于批评或指出问题 |
五、总结
“求全责备”是一个典型的贬义成语,强调对人或事的过度挑剔和苛求。在使用时应避免将其用于正面评价,而应准确表达出对不合理要求的批评态度。了解成语的真实含义,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和得体。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 | 求全责备 |
含义 | 对人或事苛刻挑剔,要求完美 |
出处 | 《战国策·齐策》 |
用法 | 动宾结构,多作谓语或定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 |
常见误区 | 误认为是“严格要求” |
适用场景 | 批评不合理的苛求或挑剔 |
例句 | 老师对学生“求全责备”,让人难以接受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求全责备”这一成语的真正含义,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