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鲋得水词语意思】“涸鲋得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原意是指干涸的鱼得到水,比喻在极度困难或危急的情况下获得救助或转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绝境中得到帮助,从而摆脱困境。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涸 | 干涸,没有水 |
鲋 | 小鱼,泛指鱼类 |
得水 | 获得水,比喻得到帮助或机会 |
整体来看,“涸鲋得水”形象地描绘了鱼在干涸的河床上挣扎,最终获得水源的情景,象征着在最无助的时候得到援助。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庄子·外物》
- 原文:“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闻之,今有小鱼,得一斗水,便可以活;若得一车水,岂不更好?’”
这段话说明了庄子在困顿时希望得到一点帮助,但对方却提出远远超出实际需求的条件,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和讽刺。
- 用法:多用于描写人在困境中获得关键帮助,带有感激和庆幸的意味。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火中取栗、绝处逢生、雪中送炭 |
反义词 | 无济于事、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困境 | 在项目濒临失败时,他得到了上级的及时支持,真是涸鲋得水。 |
生活危机 | 她失业后陷入低谷,后来朋友伸出援手,算是涸鲋得水。 |
学习压力 | 他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虽然勉强通过,但也算涸鲋得水。 |
五、总结
“涸鲋得水”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强调在极端困境中获得帮助的重要性。它不仅表达了对援助者的感激之情,也反映了人生中常常遇到的转折点。这个成语在文学、日常表达中都有广泛应用,能够生动地传达出一种从绝望到希望的情感变化。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的演变或文化影响,也可继续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