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愤填膺意思】“义愤填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因正义感被激发而感到愤怒、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对不公、不义之事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心理。
一、
“义愤填膺”字面意思是“义愤充满胸膛”,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义愤填膺,不能自已。”意思是由于正义感而心中充满愤怒,情绪激动到无法控制。
该成语多用于描写人物在面对不公正、不道德的行为时,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愤怒情绪。它通常带有褒义色彩,强调的是正直、有责任感的人对邪恶行为的反应。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义愤填膺 |
拼音 | yì fèn tián yī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字面意思 | 义愤充满胸膛 |
含义 | 因正义感而愤怒,情绪激动 |
情感色彩 | 褒义 |
使用场景 | 描述对不公、不义之事的强烈不满 |
近义词 | 怒发冲冠、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常作谓语、定语 |
例句 | 他看到社会上的不公现象,义愤填膺,决定站出来发声。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中使用“义愤填膺”时,应注意语境的恰当性。它适用于表达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情绪反应,但不宜滥用,以免显得夸张或不真实。结合具体事件或人物,能让这个成语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总之,“义愤填膺”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工具,更是一种情感与价值观的体现,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时应保持良知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