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钉截铁解释及出处】“斩钉截铁”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说话或行动非常坚决、果断,毫不含糊。这个成语常用于强调态度坚定、立场明确,不轻易动摇。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斩钉截铁 |
拼音 | zhǎn dīng jié tiě |
释义 | 形容说话或做事态度坚决,毫不犹豫,不含糊其辞。 |
近义词 | 坚定不移、毫不犹豫、雷厉风行 |
反义词 |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模棱两可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态度、决定或行为,常作谓语、状语或定语使用 |
例句 | 他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对方的提议,态度非常坚决。 |
二、成语出处
“斩钉截铁”最早出自元代杂剧《包待制智勘魔合罗》。原文中有一段描写人物性格的句子:“你这般斩钉截铁,也似个刚直的人。”后来被广泛引用,逐渐成为形容人果断、坚定的常用成语。
此外,在明代小说《喻世明言》和清代文学作品中也多次出现此成语,进一步丰富了它的使用场景和文化内涵。
三、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1. 适用场合: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如会议发言、书面表达、演讲等。
2. 语气要求: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避免在需要委婉表达的情况下使用。
3. 搭配建议:
- “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不会退缩!’”
- “面对质疑,她斩钉截铁地回应。”
四、总结
“斩钉截铁”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力量感的成语,能够有效传达出说话者或行动者的坚定态度。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常见,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正式场合中,是表达决心和果断的重要词汇。
通过了解其含义、出处及使用方法,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技巧,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