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的意思】“式微”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古文或诗词中,用来形容事物逐渐衰落、势力减弱的状态。它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还常常带有情感色彩,表达对时代变迁、社会动荡或个人命运的感慨。
一、词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性 | 形容词/动词(多作形容词) |
出处 | 出自《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
字面意思 | “式”为“是”,“微”为“衰微”,合起来意为“是微弱了”或“渐渐衰落”。 |
引申义 | 指国家、社会、个人等处于衰落、没落、低谷状态;也表示一种无奈、哀怨的情绪。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历史、诗词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对过去的怀念。 |
二、用法举例
1. 古文中的使用
《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意思是: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这里“式微”表示天色渐暗,也隐喻生活艰难、不得归家的苦闷。
2. 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 “这个家族早已式微,昔日的辉煌不再。”
—— 表示家族已经衰败,不再有往日的荣耀。
- “国家的发展虽有起伏,但整体仍在前进,尚未到式微的地步。”
—— 表达对现状的客观评价。
三、相关词语对比
词语 | 含义 | 与“式微”的关系 |
式微 | 逐渐衰落 | 核心词 |
衰微 | 逐渐衰弱 | 同义词 |
衰落 | 下降、衰退 | 类似含义 |
萧条 | 寒冷、冷清 | 偏重环境氛围 |
落寞 | 孤独、失意 | 更强调情绪 |
四、情感色彩
“式微”一词在使用时往往带有惋惜、哀伤、无奈的情感色彩。它不仅是对现象的描述,更是对时代、命运的一种感叹。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式微”常被用来渲染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五、结语
“式微”作为传统汉语中的一个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它不仅用于描述事物的衰落,也反映了人们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与感怀。理解“式微”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古文与诗词的意境,提升语言修养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