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子弟的词语意思是什么】“膏粱子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出身富贵、生活优渥的年轻一代。这个词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思进取、依赖家庭财富而缺乏奋斗精神的人。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膏粱子弟 |
拼音 | gāo liáng zǐ dì |
含义 | 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多指生活奢侈、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
出处 | 《史记·货殖列传》:“膏粱子弟,不知稼穑之艰难。”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带有讽刺或批评意味 |
近义词 | 富家子弟、纨绔子弟 |
反义词 | 勤劳百姓、寒门子弟 |
二、详细解释
“膏粱”原意是指肥美的食物,引申为富足的生活条件;“子弟”则是指年轻人或后代。因此,“膏粱子弟”整体上指的是那些生长在富裕家庭、生活优渥、缺乏艰苦奋斗经历的年轻人。
这类人往往因为家庭背景优越,不需要为生计奔波,容易养成懒惰、骄纵的性格。在古代,这种现象常被士大夫阶层所批判,认为他们不懂得劳动和责任,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1. 文学作品中
如《红楼梦》中对贾府子弟的描写,就常带有“膏粱子弟”的影子,表现出他们挥金如土、不思进取的生活状态。
2. 现实生活中
在现代语境中,“膏粱子弟”也可用来形容一些依靠家庭资源、缺乏独立能力的年轻人。
例句:
- “他虽是膏粱子弟,却从未因家世而自满。”
- “这些膏粱子弟只知享乐,对社会毫无贡献。”
四、总结
“膏粱子弟”是一个具有明显文化背景和道德评判色彩的词语,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出身和生活方式,也反映了社会对某些群体的价值判断。在当今社会,虽然物质条件改善,但“膏粱子弟”这一说法依然提醒我们,家庭教育和责任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