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火自煎词语意思】“膏火自煎”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原意是指油脂在燃烧时自己被烧尽,比喻人因自己的行为或欲望而招致自身的毁灭或失败。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因自身贪婪、固执或错误判断而导致自取灭亡的人。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膏火自煎 | gāo huǒ zì jiān | 比喻因自身行为导致自我毁灭 | 《庄子·逍遥游》 | 多用于形容人的自作自受、自取灭亡 |
二、成语详解
“膏火自煎”字面意思是“油脂和火焰自相煎熬”,引申为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行为或选择,最终走向失败或毁灭。它强调的是“自取其祸”的道理,带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在古代文学中,这一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听劝告、固执己见、最终导致失败的人物。例如,在历史故事或小说中,一些权臣因贪图权力而失去民心,最终被推翻,便可称为“膏火自煎”。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历史评论 | “他一味追求权力,不顾百姓疾苦,最终落得个膏火自煎的下场。” |
现代生活 | “他在工作中过于自负,不听取他人意见,结果项目失败,真是膏火自煎。” |
教育引导 | “家长如果过度溺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缺乏独立能力,这何尝不是一种膏火自煎?”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自食其果、自取灭亡、咎由自取 |
反义词 | 事半功倍、因祸得福、转危为安 |
五、总结
“膏火自煎”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一时的冲动或错误决定而付出沉重代价。它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也适用于政治、职场等各个领域。通过理解并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行为,从而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