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辞色的意思及造句】“不假辞色”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态度严厉、表情严肃,不带任何温和或和善的神色。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领导、长辈或权威人物在面对下属或晚辈时,表现出的威严与冷峻。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不假辞色 |
拼音 | bù jiǎ cí sè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言不假辞色,直陈其事。” |
释义 | 不用温和的语言,也不带笑容,形容态度严厉、严肃。 |
近义词 | 严厉、冷峻、严肃、不苟言笑 |
反义词 |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温柔可亲 |
二、使用场景
“不假辞色”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 领导对员工提出批评时;
- 父母对子女的责备;
- 老师对学生的态度;
- 在正式场合中,表达严肃立场。
三、例句解析
句子 | 说明 |
他一进门,就看到老板不假辞色地站在那里,心里顿时紧张起来。 | 表达老板态度严厉,令人畏惧。 |
妈妈今天不假辞色地训了我一顿,说我不该撒谎。 | 表示母亲态度非常严肃,没有一丝笑容。 |
他在会议上不假辞色地指出问题,让所有人都感到压力。 | 形容他在会议中态度强硬,不容置疑。 |
四、写作建议
在使用“不假辞色”时,要注意语境的搭配。它适用于描写人物态度、语气或情绪的场合,不宜用于描述轻松、愉快的氛围。此外,可以结合其他词语如“怒目而视”、“冷眼相对”等,增强表达效果。
五、总结
“不假辞色”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能够准确传达出一种严肃、严厉的情绪状态。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让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掌握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