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强识的含义】“博闻强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丰富,还强调了其对信息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在古代,这种品质被视为学者、文人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也依然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博闻 | 指广泛地听取、了解各种知识和信息,见识广博 |
强识 | 指记忆力强,能够牢固地记住所学内容 |
因此,“博闻强识”整体意思是:知识广博,记忆力强,常用于称赞他人的学识和智慧。
二、来源与出处
“博闻强识”最早见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博闻强识”,但这一概念在古代文献中多次被提及,尤其是在儒家经典中,强调学者应具备广博的学识和强大的记忆能力。
此外,《汉书·东方朔传》中有“博闻强志,通达古今”的说法,进一步说明了这一成语的内涵。
三、现代意义与应用
在当代社会,“博闻强识”不仅是对个人学识的肯定,也常被用作对教育、研究、写作等领域的评价标准。例如:
- 教师:具备博闻强识的老师,能够在教学中旁征博引,激发学生的兴趣;
- 学者:研究者需要广泛阅读、深入思考,才能形成独立见解;
- 公务员或管理者:具备广博知识和良好记忆力的人,往往在决策和应对复杂问题时更具优势。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博闻强识”的关系 |
学富五车 | 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 与“博闻”相近 |
记忆如铁 | 形容记忆力极强 | 与“强识”相近 |
博古通今 | 知识渊博,通晓古今 | 更强调时间跨度上的广度 |
见多识广 | 经历丰富,见识广 | 侧重经验与阅历 |
五、总结
“博闻强识”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追求。它鼓励人们不断拓展视野,积累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记忆力与理解力。无论是在学术、职业还是日常生活中,拥有“博闻强识”的人往往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博闻强识 |
含义 | 知识广博,记忆力强 |
出处 | 《礼记》《汉书》等古代文献 |
现代意义 | 学识、记忆力、综合素质的体现 |
相关成语 | 学富五车、记忆如铁、博古通今、见多识广 |
总结 | 鼓励广泛学习、提升记忆力与认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