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达的词语解释】“闻达”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古代文言文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历史或古文阅读中仍有一定的出现频率。以下是对“闻达”一词的详细解释。
一、词语释义总结
“闻达”由“闻”和“达”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名声”和“显达”。整体含义为:声名远扬,受到朝廷或社会的重视与任用。常用于描述有才能、有德行的人被朝廷重用、名声传遍四方的情境。
在古代文献中,“闻达”多用于表达一个人因才华或德行而获得高位、受到尊重的状态。
二、词语解析表
词语 | 拼音 | 词性 | 本义 | 引申义 | 使用场景 | 例句 |
闻达 | wén dá | 动词/形容词 | 声名远扬,受人知晓 | 被朝廷重用,地位显赫 | 古文、诗词、历史文献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愿托孤于大臣,寄命于大事。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
三、常见用法及语境
1. 用于描述个人成就
如:“此人学识渊博,早年便已闻达于朝野。”
2. 用于古文或诗词中
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3. 用于评价他人或自我勉励
如:“愿吾辈能修身齐家,终得闻达于世。”
四、注意点
- “闻达”属于较为文言化的词汇,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 在理解时需结合上下文,避免误读。
- 与“闻名”、“显达”等词相近,但“闻达”更强调因德行或才能而被认可。
五、结语
“闻达”作为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词汇,体现了古人对个人品德与能力的高度评价。它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的象征。在学习古文或了解传统文化时,理解“闻达”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