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一、文章内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所作的一首抒情诗。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深切思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以春日的凋零景象渲染出一种哀婉的氛围,暗示了友人远行的无奈。“闻道龙标过五溪”则直接点明了王昌龄被贬的地点和行程之远,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处境的关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全诗的亮点,诗人将自己心中的愁绪寄托于明月,希望它能陪伴友人,穿越千山万水,传达自己的思念与安慰。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对友情的重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
题目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创作背景 | 王昌龄因事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李白得知后写下此诗表达思念与同情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友人被贬的同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牵挂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运用象征手法(如“明月”象征思念) |
名句分析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借明月传情,情感真挚,富有想象力 |
思想内涵 | 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
三、结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感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内心的情感外化,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对人间真情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