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简介介绍】《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与《周礼》《仪礼》并称为“三礼”。它不仅是一部关于礼仪制度的文献,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道德观念的经典。《礼记》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先秦诸子对礼制的论述以及后人整理编纂而成。
全书共49篇,内容涵盖政治、伦理、教育、宗教、生活等多个方面,强调“礼”的重要性,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培养君子品德的根本。《礼记》中许多篇章如《大学》《中庸》《礼运》等,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礼记》简介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礼记》 |
作者 | 孔子及其弟子、后人编纂(非一人所著) |
成书时间 | 战国至西汉年间 |
性质 | 儒家经典,礼制与哲学结合的著作 |
篇数 | 共49篇 |
主要内容 | 礼仪制度、伦理道德、政治制度、人生哲理等 |
核心思想 | 强调“礼”的作用,主张以礼治国、以礼修身 |
影响 | 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教育影响深远 |
代表篇章 | 《大学》《中庸》《礼运》《曲礼》《檀弓》等 |
《礼记》不仅是古代礼仪的百科全书,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解读和传承,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的人来说,《礼记》是一部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