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肩接踵的踵解释】“摩肩接踵”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多拥挤的场景。其中,“踵”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整个成语的意思。
一、
“摩肩接踵”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指肩膀和脚跟相碰,形容人多得连衣服都摩擦在一起。其中,“摩”指摩擦,“肩”是肩膀,“接”是接触,“踵”是脚后跟。因此,“踵”的本义是“脚后跟”,在成语中引申为“身体部位”,强调人群密集时身体相互接触的状态。
了解“踵”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摩肩接踵”所描绘的热闹、拥挤的场面,也便于在写作或口语中正确使用这一成语。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词语 | 解释 | 出处 | 用法举例 |
摩肩接踵 | 肩膀和脚跟相碰,形容人多拥挤 | 《后汉书·王符传》 | 节日时,广场上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
摩 | 摩擦 | —— | 摩擦衣物,发出声音。 |
肩 | 肩膀 | —— | 他把行李放在肩上。 |
接 | 接触 | —— | 两辆车接在一起。 |
踵 | 脚后跟 | —— | 他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 |
三、结语
“踵”在“摩肩接踵”中虽不是最显眼的字,但却是理解整个成语的关键。通过对其含义的深入解析,我们不仅能掌握成语的表面意思,还能在实际使用中更加得心应手。了解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