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故事的20概括】“程门立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尊师重道典故,讲述了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在大雪天拜访理学家程颐,因程颐正在休息,他们恭敬地站在雪中等待,直到积雪一尺多深。这个故事体现了对老师的尊敬与求学的诚心。
一、
“程门立雪”出自《宋史·杨时传》,是古代尊师重道的典范故事。杨时与游酢为了请教学问,冒着大雪前往拜访程颐,但程颐正在午睡,他们便在雪中等候,直至雪积数寸。这一行为被后人传颂,成为“尊师重道”的象征。
该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学子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尊重。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勤奋学习。
二、20点概括(表格形式)
| 序号 | 概括内容 | 
| 1 |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 | 
| 2 | 主角为杨时和游酢两位学者 | 
| 3 | 他们想向程颐请教学问 | 
| 4 | 程颐当时正在休息 | 
| 5 | 杨时和游酢在门外等候 | 
| 6 | 大雪纷飞,天气寒冷 | 
| 7 | 他们一直等到程颐醒来 | 
| 8 | 雪积了有一尺多深 | 
| 9 | 程颐醒来后看到他们非常感动 | 
| 10 | 从此更加重视他们的学习 | 
| 11 | 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典故 | 
| 12 | “程门立雪”成为尊师重道的象征 | 
| 13 | 故事强调了对老师的尊敬 | 
| 14 | 体现了求知若渴的精神 | 
| 15 | 表现了古代学子的毅力和诚心 | 
| 16 | 成为后世教育的重要素材 | 
| 17 | 被收录于《宋史·杨时传》 | 
| 18 | 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引用 | 
| 19 | 强调了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 | 
| 20 | 是中华文化中尊师精神的代表 |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师长的尊重。它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事件,更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