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乘马射虎的典故

2025-10-30 16:33:24

问题描述:

乘马射虎的典故,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16:33:24

乘马射虎的典故】“乘马射虎”是一个源自古代历史故事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在紧急或危险情况下,勇猛果断地采取行动、迎难而上的精神。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中的一段记载,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一位名叫王符的官员在面对盗贼威胁时,不惧危险、勇敢应对的故事。

一、典故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王符的官员,因政绩突出被调任到一个治安较差的地区任职。当地盗匪横行,百姓苦不堪言。有一次,他外出巡视时,遇到一群盗贼拦路抢劫。面对突如其来的威胁,王符并未退缩,而是骑上战马,手握弓箭,亲自带领随从与盗贼搏斗。最终,他成功击退了盗贼,保护了百姓的安全。此事被传为佳话,后人便用“乘马射虎”来形容这种临危不惧、英勇无畏的精神。

二、典故核心意义

项目 内容
典故来源 《后汉书·王符传》
主角 王符(东汉官员)
故事背景 地方治安混乱,盗匪猖獗
关键事件 面对盗贼袭击,骑马射箭击退敌人
核心精神 勇敢、果断、为民请命
后世影响 成为“乘马射虎”这一成语的来源

三、现实意义与启示

“乘马射虎”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敢于担当、勇于行动,而不是逃避或退缩。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工作、生活和公共事务中,提醒我们:关键时刻,唯有坚定信念、果敢行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赢得尊重。

四、结语

“乘马射虎”的典故虽然简短,但其背后蕴含的勇气与责任却值得我们深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