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的译文】《晏子使楚》是《晏子春秋》中的一篇经典故事,讲述了齐国大夫晏婴(字晏子)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羞辱和挑衅,凭借智慧与机智巧妙应对,维护了国家尊严的故事。该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展现了古代士人的风骨与智慧。
一、
晏子作为齐国使者前往楚国,楚王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故意在城门旁设了一个小门,想让晏子从小门进入,以此羞辱他。晏子拒绝,并指出:“只有访问狗国的人才会从狗门进入,我今天是来访问楚国的,不是来访问狗国的。”楚王无奈,只好让他从大门进入。
随后,楚王设宴款待晏子,席间故意问:“齐国是否没有人了?怎么派你这样一个矮子来?”晏子回答:“齐国都城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们挥汗如雨,踩着脚就能互相碰到,怎么会没人呢?只是我们国家派来的使者都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像我这样的人,只能算是最下等的使者。”楚王听后无言以对。
最后,楚王又试图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来讽刺晏子,晏子则回应:“水土不同,所以果实味道不同。百姓生活在齐国就守规矩,到了楚国就偷盗,难道是楚国的水土有问题吗?”楚王听了,感到惭愧,不敢再轻视晏子。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认为晏子身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设置一个小门来迎接晏子。 |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 晏子没有进去,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去,我现在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 |
乃更从大门入。 | 于是改从大门进去。 |
既见,楚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 见面后,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怎么派你这样一个使者来?” |
晏子对曰:“齐都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 晏子回答:“齐国都城临淄有三百个街巷,人们举袖可以遮住阳光,汗水像下雨一样,肩并肩、脚跟脚地走,怎么会没人呢!” |
“夫子之贤,使齐,其君也;其次,使大国,其卿也;下者,使小国,其大夫也。今臣,最下也,故使楚。” | “有才能的人出使齐国,是齐国的君主;次一等的,出使大国,是大国的卿相;最差的,出使小国,是小国的大夫。如今我是最差的,所以被派来出使楚国。” |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楚王笑着说:“圣人不能和他开玩笑,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
三、文章亮点
1. 语言简洁有力:文中对话精炼,逻辑严密,体现了古文的语言魅力。
2. 人物形象鲜明:晏子机智、幽默,善于用比喻和类比来应对对方的挑衅。
3. 寓意深远:通过晏子的应对,表达了“人不可貌相”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外交场合中的智慧较量。
四、结语
《晏子使楚》不仅是一篇生动的历史故事,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智慧与礼仪的典范。晏子以理服人、以智取胜的形象,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