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制度】为规范单位内部档案管理,确保各类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安全性与可追溯性,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档案管理制度》。该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部门及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
一、档案管理原则
1. 统一管理: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由办公室或指定档案管理部门负责。
2. 分类归档:根据档案性质、用途进行分类,便于查找与利用。
3. 安全保密:涉及机密或敏感信息的档案应严格控制查阅权限,确保信息安全。
4. 定期清理:对过期或无保存价值的档案,按规定程序进行销毁处理。
5. 责任明确: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人,确保责任清晰、管理有序。
二、档案分类与内容
档案类别 | 内容说明 | 管理部门 |
行政类档案 | 包括会议记录、公文、通知、报告等行政文件 | 办公室 |
人事类档案 | 员工档案、劳动合同、奖惩记录等 | 人力资源部 |
财务类档案 | 财务报表、发票、合同、预算等财务资料 | 财务部 |
项目类档案 | 各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等相关材料 | 项目管理部门 |
法律类档案 | 合同、法律文书、知识产权等 | 法务部 |
技术类档案 | 技术文档、研发资料、图纸等 | 技术部 |
三、档案管理流程
1. 归档:各部门应在文件形成后及时整理并提交至档案管理部门。
2. 编号:按统一格式进行编号,确保档案编号唯一、清晰。
3. 登记:建立档案登记簿,记录档案名称、来源、时间、保管期限等信息。
4. 保管:根据档案重要程度选择合适的保管方式(纸质或电子)。
5. 借阅:借阅需填写申请单,经审批后方可借阅,并按时归还。
6. 销毁:到期或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经审批后按规定销毁。
四、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职责内容 | 具体要求 |
档案收集 | 及时接收各部门移交的档案资料 |
档案整理 | 按类别、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归档 |
档案保管 | 确保档案存放安全、整洁、易于查找 |
档案借阅 | 审核借阅申请,做好登记与跟踪 |
档案销毁 | 核实待销毁档案,履行审批手续 |
档案更新 | 定期检查档案状态,及时更新或补充 |
五、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2. 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旨在构建一个科学、高效、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为单位的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