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丰乐亭记翻译及原文

2025-10-01 09:30:50

问题描述:

丰乐亭记翻译及原文,这个怎么操作啊?求手把手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1 09:30:50

丰乐亭记翻译及原文】《丰乐亭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滁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百姓安居乐业的欣慰之情。本文将提供《丰乐亭记》的原文、译文,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对比,便于读者理解。

一、原文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曰:“此山下有泉,名曰‘酿泉’。”

于是仰而望山,俯而听泉;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古之君子,有德者不独善其身,而必以善其民。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不谋而会。

予乃作亭于其上,名之曰“丰乐”。

夫令之于民,诚以仁为本。

予虽不才,敢以斯道为己任。

岁既和,物既阜,民既安,予则无事矣。

于是相与歌曰:“使君之德,如日之升;百姓之乐,如泉之清。”

二、译文

我治理滁州的第二年夏天,开始喝滁地的水,觉得味道很甘甜。向滁州人询问,他们说:“这山下有一眼泉水,名叫‘酿泉’。”

于是我抬头望着山,低头听着泉水的声音;四季景色各不相同,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到了长洲的岸边,旧城的废墟上,古代的君子,不仅自己修养好,还一定用仁爱之心来教化百姓。

如今滁州位于长江与淮河之间,船只和商人,四方的宾客,不约而同地聚集到这里。

我便在山上建了一座亭子,命名为“丰乐”。

县令对于百姓,确实是以仁爱为根本。

我虽然才能不足,但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年景和顺,物资丰富,百姓安定,我就没有烦心的事了。

于是大家一同唱道:“太守的德行,像太阳一样升起;百姓的快乐,像泉水一样清澈。”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原文内容 译文内容
作者 欧阳修 欧阳修
体裁 散文 散文
写作背景 治滁第二年,发现酿泉,建丰乐亭 治理滁州第二年,发现山下有泉,建亭并命名
主题思想 赞美滁州山水之美,表达对太平盛世的欣慰 描绘滁州美景,体现作者对百姓安居乐业的欣慰
文章结构 由景入情,借景抒怀,最后点明“丰乐”之意 由景入情,借景抒怀,最后点明“丰乐”之意
语言风格 简洁流畅,富有诗意 清晰易懂,通俗易读
核心观点 仁政为民,百姓安居乐业 以仁为本,关注民生

四、结语

《丰乐亭记》不仅是欧阳修对滁州风土人情的描写,更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政治理念。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宋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原文与译文的对照,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与作者的情感寄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