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的全诗

2025-09-25 07:10:16

问题描述:

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的全诗,有没有大佬愿意点拨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07:10:16

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的全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经典开头。这首词不仅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瑰宝,也是苏轼在人生低谷时期情感与哲思的集中体现。

一、作品背景总结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夜所作,当时他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因政治失意,远离亲人,内心充满孤独与思念。在这个月圆之夜,他借月抒怀,写下此词,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全文内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内容解析表

部分 内容 解析
开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以问句开篇,表现出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疑问。
第一段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表达了诗人对天上仙境的好奇与向往,也隐含着对现实的不满。
第二段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想逃离现实,又害怕孤独与冷清。
第三段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认可与留恋。
中间部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描述月光洒落的情景,引出对亲人思念的情感。
感叹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表达对月亮常圆而人常分离的感慨。
哲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总结人生与自然的规律,表达豁达之情。
结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一句成为千古名句,寄托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四、艺术特色总结

- 情感真挚:全词情感丰富,既有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人生的感悟。

- 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明月、天空等意象,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 语言优美:用词简练,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 哲理深刻:结尾句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结语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更是一首具有广泛共鸣的经典之作。它跨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无论是在中秋佳节,还是在人生低谷,这首词都能给予人们力量与慰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