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其乏困仆所以留者出处】一、
“共其乏困,仆所以留者”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这句话是春秋时期郑国大夫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烛之武的一段话中的一部分,用来说明烛之武之所以愿意留下来帮助郑国,是因为他与郑国有共同的困难和责任。
该句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以及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精神。通过分析这句话的出处、背景及意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忠诚、担当与家国情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僖公三十年》 |
原文片段 | “共其乏困,仆所以留者。” |
作者/来源 |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
背景 | 春秋时期,晋、秦联合围攻郑国,郑国面临危机,烛之武被派去游说秦穆公退兵 |
人物 | 烛之武(郑国大夫);佚之狐(郑国大夫,推荐烛之武) |
含义 | 表示烛之武愿意留下,是因为他与郑国同甘共苦,有共同的责任与困难 |
思想内涵 | 强调忠诚、责任感、家国情怀,体现士人精神 |
历史影响 | 体现了古代外交智慧与士人的担当精神,成为后世文学与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 |
三、结语
“共其乏困,仆所以留者”不仅是一句历史文献中的文字,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士不可不弘毅”的精神写照。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难时,真正的士人应当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