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通史】《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融合了政治、文化、思想与人物的综合性典籍。通过对《史记》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它的性质、内容和价值。
一、
《史记》共130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历史。它打破了以往编年体或国别体的局限,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体例,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部通史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反映。其中的人物传记生动形象,语言精炼,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史记》也体现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理念。
二、表格:《史记》的主要特点与结构
类别 | 内容说明 |
体例 | 纪传体通史,首创“本纪”“世家”“列传”等分类方式 |
时间跨度 |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87年) |
篇数 | 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
主要内容 | 记载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人物等方面的历史 |
特点 | 人物为中心,注重叙事与评论,语言生动,思想深刻 |
历史地位 |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二十四史之首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
思想倾向 | 倡导公正、客观,强调历史的借鉴作用 |
三、结语
《史记》不仅是一部通史,更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历史巨著。它以独特的体例、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无论是研究历史、文学,还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史记》都是一部不可忽视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