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祖逖北伐的原文及译文介绍祖逖北伐原文及翻译】一、文章总结
祖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将领,以其英勇善战和忠君爱国的精神著称。他曾在西晋末年北方沦陷、中原动荡之际,主动请缨北伐,意图收复失地,恢复汉室。祖逖北伐虽未能彻底实现统一,但其精神与事迹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
本文将提供《晋书·祖逖传》中关于祖逖北伐的原文,并附上白话翻译,同时通过表格形式对关键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便于读者理解。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 原文 | 白话翻译 |
|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 祖逖,字士稚,是范阳遒县人。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与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 |
| 每与琨语,未尝不慷慨悲歌,曰:“吾枕戈待旦,志在封疆,岂能作经国之才?” | 每次与刘琨交谈,总是情绪激昂、悲愤高歌,说:“我枕着武器等待天亮,志在边疆建功立业,怎能只做一个治理国家的文臣?” |
| 及晋室南渡,帝(元帝)以逖为奋威将军,使率部曲数百人渡江。 | 到了晋朝南迁之后,皇帝(元帝)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让他率领几百名部下渡过长江。 |
| 逖居京口,招集骁勇,得两千余人,遂进屯淮阴。 | 祖逖驻守京口,招募勇士,得到两千多人,于是进军驻扎在淮阴。 |
| 遣使献捷于朝廷,帝嘉之,拜为镇西将军。 | 他派使者向朝廷报告胜利的消息,皇帝赞赏他,任命他为镇西将军。 |
| 逖性豁达,轻财好施,不修威仪,常与将士同甘苦。 | 祖逖性格豁达,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不讲究威仪,常常与将士同甘共苦。 |
| 其所部将士,皆愿为之死战。 | 他所统率的将士,都愿意为他拼死作战。 |
| 然帝(元帝)猜忌,不能尽用其才,卒不得志而终。 | 但是皇帝(元帝)对他有所猜疑,不能完全重用他的才能,最终祖逖未能实现抱负而去世。 |
三、总结
祖逖北伐是东晋初期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展现了他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尽管最终因朝廷内部的猜忌未能完成统一,但他的忠诚与勇气仍被后人铭记。通过对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祖逖的生平、志向以及他在历史中的地位。
注: 本文内容基于《晋书·祖逖传》整理而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段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