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古诗原文】《咏华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古诗,相传为北宋时期七岁神童寇准所作。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华山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与敬畏之情。下面将对该诗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内容及赏析要点。
一、诗歌原文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低头白云低。
二、
《咏华山》虽仅有四句,却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只有天在上”一句,突出华山之高,仿佛只有天空能与之比肩;“更无山与齐”进一步强调其孤峰独峙、无人可比的壮丽景象。后两句“举头红日近,低头白云低”,则通过视角的变化,展现出登临华山时的视觉震撼:仰望太阳似乎触手可及,俯视云雾又如在脚下翻滚,充分体现了华山的高耸入云和自然景观的壮美。
三、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咏华山 |
作者 | 寇准(传说) |
朝代 | 北宋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原文 |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低头白云低。 |
诗意 | 描绘华山高耸入云,气势恢宏,表达对自然奇观的赞美与敬畏之情。 |
艺术特色 | 简洁有力,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富有画面感。 |
评价 | 被誉为“千古第一小诗”,被誉为儿童诗中的经典之作。 |
四、结语
《咏华山》虽然篇幅短小,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华山的雄伟壮观,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无论是作为文学欣赏,还是作为教育素材,都具有极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