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一、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疾病,主要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导致皮下脂肪发生凝固性坏死,表现为皮肤硬肿、体温过低等症状。该病多发生在冬季或寒冷环境中,病情严重时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本病的主要诱因包括早产、感染、缺氧、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以皮肤硬化、体温不升、反应差、喂养困难为主。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复温、支持治疗、抗感染、营养补充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新生儿硬肿症 |
英文名称 | 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 / Neonatal Sclerema |
定义 | 一种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全导致的皮下脂肪凝固性坏死的疾病,常见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 |
发病年龄 | 多见于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 |
病因 | 早产、低出生体重、感染、缺氧、营养不良、寒冷环境等。 |
临床表现 | 皮肤硬肿、体温不升、反应差、喂养困难、呼吸暂停、心率减慢等。 |
诊断方法 | 体格检查、体温监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影像学检查(如X光、B超)等。 |
治疗原则 | 复温、维持体温、支持治疗、抗感染、营养支持、对症处理等。 |
并发症 | 呼吸窘迫、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败血症等。 |
预后 | 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者预后较好;延误治疗者可能遗留后遗症或死亡。 |
预防措施 | 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注意保暖、加强新生儿护理、及时处理感染等。 |
三、注意事项: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尤其在寒冷季节或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更易发生。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体温变化和精神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医院也应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监测与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