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赏析及意思翻译】一、诗歌简介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为:
> 春种一粒粟,
> 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
> 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同时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丰收不富”的现实问题,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二、诗歌赏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20个字,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它以四季更替为背景,用“春种”与“秋收”的对比,突出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劳动的艰辛。而“四海无闲田”说明全国范围内几乎没有闲置的土地,反映出农业的普遍性;但“农夫犹饿死”则形成强烈反差,直指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是唐代讽喻诗中的代表之作。
三、意思翻译
原文 | 翻译 |
春种一粒粟 |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 |
秋收万颗子 | 秋天收获成千上万颗粮食 |
四海无闲田 | 天下没有一块荒废的土地 |
农夫犹饿死 | 农民却依然饿死 |
四、总结
《悯农》是一首极具现实意义的诗作,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与生活困苦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的同情,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公平的呼唤。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和现实价值。
五、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悯农 |
作者 | 李绅(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主题 | 描写农民劳作与社会不公 |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对比强烈、情感真挚 |
思想内涵 |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
现实意义 | 弘扬劳动精神,关注民生疾苦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或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可继续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