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2025-09-15 11:01:36

问题描述:

秋声赋原文及翻译,真的急需帮助,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11:01:36

秋声赋原文及翻译】《秋声赋》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声音与情感,借秋景抒发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古代文人抒情写意的典范之作。

一、

《秋声赋》以“秋声”为题,通过描写秋天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虫鸣等,引出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文章结构清晰,由物及人,层层递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文中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致描写,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哀愁与哲思,体现出欧阳修作为一代文豪的文学造诣和人生体悟。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欧阳修正在夜里读书,忽然听到从西南方向传来的声音,他惊异地听着,说:“奇怪啊!”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初时声音细碎而萧瑟,忽然间奔腾澎湃,像是夜晚的波涛惊起,风雨突然到来。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音。 这声音碰到物体上,发出金属般的清脆声响,如同金铁相撞;又像奔赴战场的士兵,衔着枚(军中禁言)快速前进,听不到命令,只听见人马的声音。
是故: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肌切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历。 因此,它的颜色凄凉,云雾消散;它的容貌明朗,天空高远,阳光明亮;它的气息寒冷刺骨;它的情境萧瑟,山川寂静。
顾蟋蟀之在堂,感节物之多变;吾闻之,草木无情,而人有情;然则天地之间,万物皆有声,而人独不能无言乎? 看见蟋蟀在堂前,感叹时节变化之快;我听说,草木没有感情,而人却有感情;那么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声音,难道人就不能说话吗?
予乃摄衣而起,匿影于暗处,不敢正视。 我于是整理衣服起身,躲在暗处,不敢正视。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为心。 秋天是掌刑的官吏,属于阴气;又是战争的象征,对应五行中的金;这就是天地之间的正义之气,常常以肃杀为本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杀;物之生也,必有死也;人之生也,亦若此耳。 天对万物,春天生长,秋天凋零;万物的生长,必然伴随死亡;人的生命,也是如此。
吾闻之,君子不以言取人,不以貌取人,而以德取人。 我听说,君子不以言语来选择人,不以外貌来选择人,而是以德行来选择人。
然则,人之生也,虽有贤愚之分,然其终归于一死,岂可不珍惜光阴,修身养性,以待天命乎? 然而,人的生命虽然有贤愚之别,但最终都归于一死,怎能不珍惜光阴,修养身心,以等待天命呢?

三、结语

《秋声赋》不仅是一篇描写秋天声音的散文,更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抒情作品。欧阳修通过“秋声”这一意象,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思考。文章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值得反复品味。

如果你对古文感兴趣,不妨尝试阅读全文,感受古人笔下的秋意与情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