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是自然法还是人定法】在法学研究中,“law”(法律)的性质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它究竟是源于自然法则,还是由人类社会制定的规则?这个问题不仅涉及法律的本质,还关系到法律的正当性、权威性和适用范围。本文将从自然法与人定法的角度出发,对“law是自然法还是人定法”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
1. 自然法(Natural Law)
自然法认为,法律应基于人类理性与道德原则,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自然法强调法律应符合“自然秩序”,如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基本权利。这种观点认为,即使没有成文的法律,某些规则也应被视为“法律”。
- 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格老秀斯、洛克等。
- 特点:
- 法律具有普遍性
- 法律来源于自然或神意
- 法律应体现正义与道德
- 法律独立于国家意志
2. 人定法(Positive Law)
人定法则认为,法律是由国家或权威机构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则。它强调法律的来源是人类的立法行为,而非自然或道德。人定法关注法律的实际运作与社会功能。
- 代表人物:奥斯丁、凯尔森、哈特等。
- 特点:
- 法律来源于国家或权威机构
- 法律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
- 法律可以被修改或废除
- 法律不必然符合道德
3. 两者的关系
虽然自然法与人定法在理论上存在对立,但在现实中,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往往结合了两种思想。例如,宪法可能包含自然法的原则,而具体的法律条文则是人定法的结果。因此,法律既是自然法的体现,也是人定法的产物。
二、对比表格
项目 | 自然法(Natural Law) | 人定法(Positive Law) |
定义 | 基于自然秩序和道德原则的法律 | 由国家或权威机构制定的法律 |
来源 | 自然、神意、理性 | 国家、立法机关、政府 |
性质 | 普遍、永恒、不变 | 地域、时间、可变 |
目的 | 实现正义、维护道德 | 维护社会秩序、规范行为 |
是否独立于国家 | 是 | 否 |
是否符合道德 | 强调道德性 | 不一定符合道德 |
举例 | 生命权、自由权 | 刑法、民法、行政法 |
三、结论
“law是自然法还是人定法”这一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答案。自然法提供了法律的理想标准,而人定法则是现实社会中法律存在的基础。在实际应用中,法律往往是两者结合的产物。理解这两种法律观念,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法律的本质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