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什么时候】吴王李恪是唐朝初期的重要人物,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亲为隋朝公主杨氏。李恪在历史上以才智出众、文武兼备著称,曾被寄予厚望。然而,他的结局却十分悲惨。本文将总结李恪的死亡原因及其具体时间,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李恪的生平简述
李恪生于600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所生。他自幼聪慧,擅长骑射,深得父亲喜爱。贞观十年(636年),李恪被封为吴王。在唐太宗晚年,他曾因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之争而受到关注,但最终未能成为皇位继承人。
二、李恪是怎么死的?
李恪之死与唐高宗李治时期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李治即位后,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对潜在威胁进行清除。李恪因曾被立为太子候选人之一,被视为皇位的潜在竞争者,因而遭到打压。
永徽四年(653年),李恪被诬陷谋反,最终被处死。据《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李恪是在长安西市被斩首的,时年仅五十三岁。
三、李恪什么时候死的?
李恪去世于永徽四年(653年),具体日期不详,但大致在该年的春季或夏季。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李恪 |
封号 | 吴王 |
出生年份 | 600年 |
死亡年份 | 653年 |
死亡方式 | 被处死(斩首) |
死亡原因 | 被诬陷谋反 |
死亡地点 | 长安西市 |
在位时间 | 无实际在位时间,仅为藩王 |
母亲 | 隋炀帝之女杨妃 |
父亲 | 唐太宗李世民 |
五、结语
李恪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本应是唐朝的重要支柱,却因政治斗争而含冤而死。他的悲剧也反映了唐朝初期皇权更替中的残酷现实。尽管史书对他的记载有限,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多为惋惜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