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迷不复得路的遂是什么意思】一、
在古文“遂迷不复得路”中,“遂”是一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常用于表示结果或承接前文的动作。这句话出自《桃花源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意思是“于是(他)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这里的“遂”可以理解为“于是”、“就”或“最终”。
在古汉语中,“遂”有多种含义,包括“成功”、“于是”、“终于”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在“遂迷不复得路”中,“遂”表示动作的延续和结果,即“于是迷失”,强调的是因果关系。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遂”的用法和含义,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遂”的常见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解释进行归纳总结。
二、表格:“遂”字常见含义及解释
序号 | 含义 | 释义说明 | 示例句子 | 出处/来源 |
1 | 于是、就 | 表示动作的承接或结果 | 遂迷,不复得路 | 《桃花源记》 |
2 | 终于、最终 | 表示事情的最终状态 | 遂成大业 | 《史记·项羽本纪》 |
3 | 成功、实现 | 表示愿望或计划的达成 | 遂志未竟 | 古文常见 |
4 | 然后、接着 | 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 | 遂起而行 | 《左传》 |
5 | 原来、本来 | 表示事物原本的状态 | 遂非其人 | 《论语》 |
三、结语
“遂迷不复得路”中的“遂”主要表示“于是”或“就”,引出后续的结果——“迷失方向,再也无法找到回去的路”。这种用法体现了文言文中“遂”的常见功能:连接前后动作,表达因果关系或时间顺序。
了解“遂”的不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文内容,也提升了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遂”字的用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