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作文高考题目】2021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多样化的命题风格,既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强调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虽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都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展开,鼓励考生从个人经历、社会现象和时代背景中提炼观点,表达思想。
以下是对2021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的总结与分析:
一、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省份 | 题目 | 内容概要 |
全国卷I |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 | 引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中的语句,探讨体育对人的全面影响 |
全国卷II | “写一篇演讲稿,以‘可为与不可为’为主题” | 要求结合历史人物或现实事例,阐述对“可为”与“不可为”的理解 |
全国卷III | “写一篇议论文,主题是‘论生逢其时’” |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强调青年责任 |
北京卷 | “这,不是个问题” | 引发对“问题”与“答案”的思考,鼓励创新思维 |
上海卷 | “时间的沉淀” | 考查对时间与成长、经验、记忆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
江苏卷 |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 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价值与意义 |
浙江卷 | “得与失” | 探讨人生中得与失的辩证关系 |
天津卷 | “纪念日” | 强调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
山东卷 | “人生的“本手、妙手、俗手” | 借用围棋术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规划与智慧 |
二、作文题目特点分析
1. 紧扣时代主题
多数作文题目都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如“可为与不可为”、“生逢其时”等,体现出对青年一代社会责任感的期待。
2. 重视思辨能力
如“得与失”、“可为与不可为”等题目,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叙述。
3. 贴近生活实际
一些题目如“纪念日”、“时间的沉淀”等,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增强了写作的亲和力与真实性。
4. 语言表达要求高
不少题目要求写演讲稿、议论文等文体,对语言的规范性、条理性以及感染力都有较高要求。
三、写作建议
- 审题准确:认真阅读题目,抓住关键词,避免偏离主题。
- 结构清晰:议论文要注意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记叙文要情节生动、细节真实。
- 语言流畅: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或句式,保持语言自然、通顺。
- 思想深刻:在表达观点时,应体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展现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结语
2021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不仅是一次语文能力的测试,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它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反思自我、展望未来,在写作中实现情感与理性的统一。通过认真准备和深入思考,每位考生都能在考场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