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狼狈什么意思】“狼狈”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在某种情境下的窘迫、混乱或尴尬的状态。这个词虽然字面上看起来与“狼”和“狈”有关,但实际含义并不直接来源于动物行为,而是源于古代的典故。
一、词语解释
“狼狈”原意是指狼和狈这两种动物相互配合行动时的状况。据古籍记载,狼和狈是两种不同的动物,狼善于奔跑,而狈则身体矮小,行动不便。它们常常合作捕猎:狼负责引诱猎物,狈则埋伏在暗处,伺机出击。因此,“狼狈”最初指的是两者协作的默契状态。
后来,“狼狈”逐渐引申为形容人处境困难、无法自立,或者事情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例如:“他因犯了错误,被领导批评得狼狈不堪。”
二、常见用法
用法 | 释义 | 示例 |
形容处境困难 | 指人在困境中无法自立,显得非常被动 | 他被老板骂得狼狈不堪。 |
表示混乱状态 | 指事情发展得很乱,没有头绪 | 项目进展得狼狈不堪,毫无章法。 |
描述人尴尬 | 指人在某些场合下感到难堪 | 她在公开演讲时表现得狼狈。 |
三、词语来源
“狼狈”一词最早见于《左传》等古籍,最初用来描述狼和狈之间的协作关系。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成为一种比喻性的表达方式。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 反义词 |
窘迫 | 从容 |
尴尬 | 自如 |
困难 | 顺利 |
五、总结
“狼狈”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汉语词语,原本指狼和狈之间的一种协作关系,后引申为形容人或事处于困难、混乱或尴尬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描述人的窘境或事情的混乱局面,使用范围广泛,语义丰富。
通过了解“狼狈”的本义和引申义,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避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