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什么意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是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政治与道德的重要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国家遵循正道、施行仁政,就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反之,如果违背天理、失去民心,则会遭到孤立,支持者寥寥无几。
该句强调了“道”的重要性,即正义、道德、民心的向背对国家治理和个人成败的关键影响。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常被用来强调领导力、政策制定和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基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下》 |
原文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意思 | 得到正义之道的人,会得到广泛的支持;失去正义之道的人,只会被孤立。 |
核心观点 | 强调“人和”(民心)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力量来源于道德和正义。 |
现代意义 | 在政治、管理、团队合作等方面,强调道德、公正和人心向背的重要性。 |
三、结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仅是古代的政治智慧,更是对现代社会治理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启示。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个人发展还是组织管理中,坚持正义、赢得人心,才是长久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