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列金额和暂估价的区别】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暂列金额和暂估价是两个常被混淆的概念。虽然它们都属于合同价格的一部分,但在用途、设置目的以及使用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术语,以下将从定义、用途、适用范围、计取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总结。
一、概念总结
项目 | 暂列金额 | 暂估价 |
定义 | 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可预见费用而预留的金额。 | 在招标阶段无法准确确定价格的某些项目,由招标人预先估算并列出的价格。 |
用途 | 用于支付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额外费用,如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等。 | 用于支付那些在招标时尚未明确但必须完成的项目,如专业工程、设备采购等。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整个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费用。 | 适用于特定的专业工程或材料设备,通常由专业承包商或供应商承担。 |
计取方式 | 一般按合同总价的一定比例(如1%~3%)进行预留。 | 根据市场行情或历史数据进行合理估算,并在合同中明确说明。 |
使用权限 | 由业主或监理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使用。 | 由中标单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按照约定实施,一般不得随意更改。 |
是否计入合同总价 | 是,作为合同总价的一部分。 | 是,作为合同总价的一部分。 |
二、区别总结
1. 性质不同
- 暂列金额是一种“备用金”,主要用于应对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额外支出。
- 暂估价则是对某些具体项目的预先定价,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2. 使用条件不同
- 暂列金额只有在发生实际费用时才能使用,且需经过审批。
- 暂估价一旦中标,即成为合同的一部分,需按预算执行。
3. 责任主体不同
- 暂列金额的使用通常由业主或监理单位控制。
- 暂估价的执行则由中标单位负责,其价格在合同中已明确。
4. 风险分配不同
- 暂列金额的风险主要由业主承担。
- 暂估价的风险则由中标单位承担,若实际价格高于暂估价,超出部分由中标方自行承担。
三、结语
在实际工程管理中,正确区分暂列金额和暂估价对于控制成本、明确责任、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编制招标文件或签订合同时,应根据项目特点合理设置这两项内容,以避免后期纠纷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