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的资料简介】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黄庭坚、秦观等人并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以诗歌创作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风格清苦孤峭,注重辞藻和格律,对后世影响深远。
陈师道出身于一个寒门之家,早年生活贫困,但勤奋好学,性格孤高自持,不慕荣利。他一生仕途坎坷,官职不高,主要靠亲友接济度日,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诗风深受杜甫影响,讲究“苦吟”,强调“炼字炼句”,追求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沉。
陈师道的作品多收录于《后山先生集》,其中以《后山诗话》最为著名,是他对诗歌理论的总结与探讨。他主张“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强调诗歌应有真情实感,反对浮华之风,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革新意义。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陈师道 |
字 | 履常、无己 |
号 | 后山居士 |
生卒年 | 1053—1102 |
所处朝代 | 北宋 |
身份 | 文学家、诗人 |
诗派 | 江西诗派 |
代表作品 | 《后山先生集》、《后山诗话》 |
诗歌风格 | 清苦孤峭、注重辞藻与格律 |
文学主张 |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
个人性格 | 孤高自持、不慕荣利 |
人生经历 | 出身寒门,仕途坎坷,生活贫困 |
陈师道虽生前不显,但其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在诗歌创作和理论方面,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更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和坚定信念的文人,值得后人敬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