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天拄地是什么意思】“撑天拄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气魄宏大、志向远大,或者比喻某种事物具有支撑天地的巨大力量。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强调一种非凡的气势和力量。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撑天拄地 |
| 拼音 | chēng tiān zhù dì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言如山,其行如海,撑天拄地,不可动摇。” |
| 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宏伟的气魄和巨大的力量,能够支撑天地,象征非凡的意志与能力。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物的志向高远、气概不凡,也可用于描述某些壮丽景象或伟大事业。 |
| 近义词 | 气吞山河、顶天立地、力挽狂澜 |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微不足道、无足轻重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文学作品 | 他胸怀大志,立志要撑天拄地,成就一番事业。 |
| 正式演讲 | 在国家危难之际,英雄们挺身而出,撑天拄地,挽救民族于水火之中。 |
| 描述自然景观 | 那座高山巍峨耸立,仿佛撑天拄地,令人肃然起敬。 |
三、总结
“撑天拄地”是一个富有力量感和象征意义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人物精神境界的高度赞美,或对某种宏伟目标的向往。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大”的崇尚,也反映了人们对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精神的推崇。
在写作或口语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