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18401】“国标18401”指的是中国国家标准《纺织品 甲醛含量的测定 第1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8401-2010),该标准于2010年发布,主要用于测定纺织品中的甲醛含量。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常被用作树脂整理剂,以提高织物的抗皱性和耐磨性。然而,过量的甲醛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刺激呼吸道、引起过敏反应等。
因此,国家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限制十分严格,而GB/T 18401-2010作为重要的检测标准之一,为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标准概述
项目 | 内容 |
标准名称 | 纺织品 甲醛含量的测定 第1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标准编号 | GB/T 18401-2010 |
发布时间 | 2010年 |
实施时间 | 2011年 |
主要用途 | 测定纺织品中游离甲醛含量 |
检测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适用范围 | 各类纺织制品(如服装、家居用品等) |
二、甲醛的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长期接触或吸入高浓度甲醛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以下影响:
- 呼吸道刺激:引起咳嗽、喉咙痛、气喘等症状。
- 皮肤过敏:可能导致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 致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甲醛列为一类致癌物,长期暴露可能增加鼻咽癌和白血病的风险。
三、检测流程简述
根据GB/T 18401-2010的规定,甲醛含量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预处理:将纺织品样品剪碎后,使用蒸馏水浸泡提取其中的甲醛。
2. 显色反应:加入显色试剂(如乙酰丙酮),使甲醛与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
3. 液相色谱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显色产物进行定量分析。
4. 结果计算:根据色谱图峰面积计算甲醛含量,并与国家标准对比判断是否合格。
四、标准意义
GB/T 18401-2010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纺织品的安全性能,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该标准的推广也推动了纺织行业在环保和健康方面的进步,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原材料的选择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五、总结
“国标18401”是纺织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标准之一,主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产品中的甲醛含量。其实施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促进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