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山上千寻塔全诗】《飞来山上千寻塔》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凝练,体现了王安石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诗歌
原诗如下: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
- 第一句:“飞来山上千寻塔”描写的是诗人在飞来山上的高塔上,塔高千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象征着高远。
-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写诗人听闻鸡鸣声中能看到太阳升起,暗示清晨登高,视野开阔。
- 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表达诗人不惧浮云遮挡视线,意指不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
- 第四句:“自缘身在最高层”点明诗人之所以能看得远,是因为他站在最高的地方,寓意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整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坚定信念、胸怀大志的情怀,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二、诗歌分析表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王安石(北宋)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诗人登飞来山(今杭州灵隐寺附近)之塔,有感而发 |
主题思想 | 表达不畏艰难、志向高远的精神;体现哲理:站得高,看得远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富有哲理 |
名句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后世评价 | 被认为是王安石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之一,常用于激励人们要有远见和勇气 |
三、结语
《飞来山上千寻塔》虽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不仅展现了王安石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作为改革家的远见卓识。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激励人心的经典之作。